当前国内超重核研究领域的一些专家(排名不分先后),请大家一起帮忙整理,谢谢!
1、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:
赵恩广 周善贵 (超重核结构、超重核双核模型、RMF理论、裂变位垒...)
2、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:
许甫荣 (超重核结构、SHF理论、...)
3、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:
张焕乔 林承键 (超重核准裂变、近垒熔合等实验研究...)
吴锡真 李祝霞 赵凯 (双中心壳模型、ImQMD、熔合动力学机制...)
陈宝秋 (推广的液滴模型、超重核alpha衰变能...)
刘祖华 (超重核截面...)
4、 北京师范大学:
包景东 (超重核合成机制、扩散模型)
张丰收 (QMD...)
5、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:
李君清 冯兆庆 黄明辉 (超重核双核模型...)
靳根明 周小红 甘再国 秦 芝 (超重核实验合成、超重核化学分析...)
左 维 (微观多体BHF理论、超重核alpha衰变能、原子核对称能...)
6、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:
张鸿飞 (推广的液滴模型、超重核alpha衰变能...)
龙文辉 (相对论HFB理论、超重核结构...)
7、 西南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:
尧江明 (RMF理论,超重核结构...)
8、 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:
王 宁 (ImQMD, 近垒熔合反应、能量密度泛函、原子核质量公式...)
9、 东南大学物理系:
叶 巍 (超重核裂变...)
10、深圳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:
王 楠 (双核模型、超重核结构...)
11、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:
沈彩万 (超重合成机制、两步模型、超重核结构...)
12、南京大学物理系:
任中洲 许 昌 (超重核alpha衰变、超重核结构...)
13、东南大学物理系:
蒋维洲 (对称能、超重核结构...)
14、江南大学理学院:
卞宝安 (QMD、超重核合成机制...)
15、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:
周先荣 (SHF理论、张量力、超重核能级...)
16、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:
孙 扬 (投影壳模型、超重核结构...)
17、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:
郭建友 (RMF理论、超重核alpha衰变...)
18、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:
张 炜 (RMF理论、超重核结构...)
19、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
图 雅 (超重核结构...)
未完,正在整理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