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  页|理论模型|研究领域|研究团队|download|学术天地|核物理专题|BBS论坛
  Fusion and quasi-fission dynam...  [2015-11-09 09:03:00]      Energy dependence of the nucle...  [2014-11-20 17:01:23]      Systematic study of O16 -induc...  [2014-11-20 16:58:23]  
   位置: 量子 >> 学术天地 >> 专家、团队介绍 >> 正文
国内超重核研究团队[量子分子动力学之家]
国内超重核研究团队
 更新时间:2010/12/21 11:24:41  点击数:9037
【字体: 字体颜色

当前国内超重核研究领域的一些专家(排名不分先后),请大家一起帮忙整理,谢谢!

1、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:
赵恩广  周善贵
  (超重核结构、超重核双核模型、RMF理论、裂变位垒...)

2、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          
许甫荣   (超重核结构、SHF理论、...)

3、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:
张焕乔    林承键   (超重核准裂变、近垒熔合等实验研究...)
吴锡真    李祝霞   赵凯 (双中心壳模型、ImQMD、熔合动力学机制...)
陈宝秋    (推广的液滴模型、超重核alpha衰变能...)
刘祖华    (超重核截面...)

4、 北京师范大学:
包景东
     (超重核合成机制、扩散模型)
张丰收     (QMD...)      

5、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 
李君清     冯兆庆    黄明辉   (超重核双核模型...)

靳根明     周小红     甘再国    秦 芝     (超重核实验合成、超重核化学分析...)
左 维 (微观多体BHF理论、超重核alpha衰变能、原子核对称能...)

6、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:   
张鸿飞 (推广的液滴模型、超重核alpha衰变能...)
龙文辉 (相对论HFB理论、超重核结构...)

7、 西南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:
尧江明
(RMF理论,超重核结构...)

8、 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
王 宁
(ImQMD, 近垒熔合反应、能量密度泛函、原子核质量公式...)

9、 东南大学物理系:   
叶 巍 (超重核裂变...)

10、深圳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:
王 楠
  (双核模型、超重核结构...)

11、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:
沈彩万
(超重合成机制、两步模型、超重核结构...)

12、南京大学物理系:
任中洲   许 昌 (超重核alpha衰变、超重核结构...)

13、东南大学物理系:
蒋维洲
   (对称能、超重核结构...)

14、江南大学理学院:
卞宝安
   (QMD、超重核合成机制...)

15、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:
周先荣 (SHF理论、张量力、超重核能级...)

16、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:
孙 扬    (投影壳模型、超重核结构...)

17、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:
郭建友
  (RMF理论、超重核alpha衰变...)

18、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:
张 炜
    (RMF理论、超重核结构...)

19、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
图 雅
   (超重核结构...)


未完,正在整理中...

  • 上一篇: 广西师大理论物理团队
  • 下一篇: 广西师大理论物理团队
  • 发表评论   告诉好友   打印此文  收藏此页  关闭窗口  返回顶部
    热点文章
     
    推荐文章
     
    相关文章
 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5条。)
    | 关于本站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站长邮箱 | 友情链接 | 与我同在 | 版权申明 | 联系我们 |